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 >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 > 科普图文
今天,使用放射源的性质、规格多样且使用范围广泛,识别放射源的外观,对确保辐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放射源会被装在不锈钢圆柱形外壳内,外壳采用焊接密封,有着银色的外观,体积也不是很大,这种包壳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密封性好、耐腐蚀而且表面要有相当的强度和韧度,以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为了防止放射源相关事故,保障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国家对放射源的购入和使用采取十分严格的监管手段和使用制度。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购买放射源的。
2005年温家宝总理签署了第449号国务院令,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国家核安全局对全国放射源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
根据相关法规,我国对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Ⅲ...
放射源的应用和安全防护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放射源的各类应用持续发展,目前应用单位户数已经超过一万户,应用数量最多的是工业计量仪表(如核子秤),应用活度最高的是γ辐照行业。
伴随着相关法规和条例的出台,与放射源监管相关的制度在不断完善,今天已经建立了从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退...
和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有身份证号码一样,为了对每一枚放射源实施安全监管,国家于2004年制订了《放射源编码规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放射源都具有唯一编码,而且编码是不会改变的。
编码共12位,就像放射源的身份证,载明的信息包括有放射源的生产国家和单位、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特征、生产年份、序列号、...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为了确保核设施周边环境及公众的安全,对核设施正常运行状态进行确认,需要对核设施周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
监测方式有连续测量和定期测量,除了环境γ辐射水平外,其它环境样品主要测量一些与核设施运行有关的关键核素,如氢-3、碳-14、锶-90、铯-137等。监测内容或采样样品包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