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一)

2023-09-06 来源: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1.核安全概念知多少?
根据核安全法规定,核安全是指对核设施、核材料及相关放射性废物采取充分的预防、保护、缓解和监管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核事故,最大限度减轻核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
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我国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核扩散,完善防扩散机制,加强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核废料处置的安全管理、监管和保护,加强核事故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防止、控制和消除核事故对公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和防范核威胁、核攻击的能力。
2.如何理解核安全观?
2014年3月24日,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核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安全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为解决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根本性问题,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原则、方法和路径。
3.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指出,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是核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体现为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4.如何理解发展和安全并重?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发展和安全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诉求,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只有实现更好发展,才能真正管控安全风险;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持续发展。
秦山核电厂鸟瞰图
5.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并重”?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各国应切实履行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巩固和发展现有核安全法律框架。同时,坚持公平原则,秉持务实精神,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合自身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尊重各国保护核安全敏感信息的权利。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