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核安天府 护航巴蜀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四川·成都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活动走进温江,通过科普+展演+互动等创新形式,推动形成科学认识、理性看待、人人参与核安全的良好氛围。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指导,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核安全管理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分党组成员、副主任邵明昶,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鑫,温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江锋出席活动并致辞。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筑牢核安全底线
上午10点,主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邵明昶指出,四川正在成为我国新时期核事业发展的重要省份,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对推动四川核安全知识普及、继承优秀传统、开拓科普创新,保障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罗秀兵强调,四川作为核大省和核技术利用大省,要牢记“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扛起维护核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定工作信心,履行重要使命,筑牢核安全底线。
活动上,由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编写、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的青少年科普图书《核与辐射奇遇记》正式发布。核技术应用企业代表宣读《核与辐射安全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科学认知核辐射,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随着启动手印被按下,2025年核安全文化公众科普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科普+展演+互动,群众零距离探秘“核”知识
“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吗?”“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辐射是否超标?”“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会影响健康吗?”
针对公众关心的核与辐射安全问题,活动还设置了咨询展示区、科普海报区、互动游戏区和装备展示区,参展单位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人讲解、趣味游戏、设备体验等形式,向过往群众科普核与辐射知识,展示核与辐射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应用。
绿色宣传新实践,这场活动连碳排放都计算在内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也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核安全意识,4月中旬,生态环境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宣传系列活动。“线下”开展核设施、科普基地开放活动,举办座谈研讨交流活动。“线上”开展核与辐射知识科普、知识竞答、“云游”科普基地等,激发公众了解核与辐射安全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人次参与。
为践行低碳理念,本次活动从筹备到结束全程测算交通、能源等环节的碳排放,并将通过“点点碳中和”平台购买足量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