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 >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 > 科普图文
牙齿的X射线拍片简称为“牙片”,也称口内标准片。其面积为3×4平方厘米。一张牙片可以显示3-4个牙齿。牙片是口腔科最常用、应用最广的检查手段,因为它在牙的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治疗前有助于发现病变,治疗中可用插针照相方法了解扩根情况,治疗后观察疗效等。临床上,利用牙片对牙齿硬组织病...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意外地发现阴极射线管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穿透力很强,木板和纸都挡不住它。因为对它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伦琴便把它称为X射线(未知的射线),俗称“X光”。
X射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日趋完善的影像诊断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诸如胸片、...
放射治疗简称为放疗,它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放疗除了治疗恶性肿瘤之外,还能够治疗许多良性肿瘤,如垂体瘤等。放疗也能够治疗非肿瘤性疾病,如抑制瘢痕再生等。
放射治疗肿瘤是利用电离辐射照射肿瘤组织,将肿瘤细胞杀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那么电离辐射为什么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呢?
电离辐射照射...
核医学科是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科室内部存放和操作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放射性泄漏和污染,因此科室的布局、管理等都很有讲究。
首先是核医学科的选址。按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核医学科属于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可设在医院的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建筑物的一端或一层,与...
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放射性核素,不仅种类少,同时也不适合在医学领域应用。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绝大部分都是人工制造的。临床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可通过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也可从乏燃料中提取、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中淋洗获得。
加速器能加速质子、氘核、α粒子等带电粒子,...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够自发地衰变,同时释放出射线,可以被核仪器探测。在临床上,能用于核医学诊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锝-99m、碳-11、氮-13、氧-15以及碘-131和碘-135等。
诊断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要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半衰期是指一定数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