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 >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 > 科普图文
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放射性核素,不仅种类少,同时也不适合在医学领域应用。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绝大部分都是人工制造的。临床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可通过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也可从乏燃料中提取、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中淋洗获得。
加速器能加速质子、氘核、α粒子等带电粒子,...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够自发地衰变,同时释放出射线,可以被核仪器探测。在临床上,能用于核医学诊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锝-99m、碳-11、氮-13、氧-15以及碘-131和碘-135等。
诊断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要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半衰期是指一定数量放...
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为基础,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为示踪剂,并将其引入人体内,在体外利用射线探测装置,标记示踪剂在特定脏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强度的变化过程,获得特定脏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数据或图像来达到诊断的目的。此技术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灵敏度高和特异性...
当我们身体不适走进医院,大多数人都知道感冒发烧要看内科,摔伤了要去看外科或骨科,得了脑出血有专门的神经科,检验科是做化验的,放射科是拍片的,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去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看病,逛遍了整个医院也没有找到核医学科。那么核医学科是什么科?得了什么病要去看核医学科呢?
...
电离辐射自宇宙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但直到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发现了X射线之后,人类才对这种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及电离辐射有了认识,并逐步将其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之中。放射诊疗是电离辐射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核医学、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四部分。
核医学是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
儿童时期生长活跃,辐射对某个组织或器官诱发的确定性损伤往往比成人时期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儿童时期受照后出现确定性效应的例子包括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激素缺乏、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对智力和认识功能的影响。
为此,国家标准规定,年龄小于16周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