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 >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 > 科普图文
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堆芯的裂变产物。燃料元件的裂变产物,大部分被元件包壳包封,只有极少量的裂变产物通过破损的包壳泄漏到反应堆冷却剂中。另一个来源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材料的活化产物。
这些放射性物质按照物理形态可分为放射性废气、放射性废液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按照放射性活度的大小,可分为高放射...
铀在天然含铀矿石中主要有三种同位素,其中主要是铀-238,比例超过了99%。真正易于发生核裂变的铀是铀-235,在自然界中,铀-235在铀矿中的总含量仅仅占0.7%。
人工入射的中子轰击天然铀中的铀-235后产生的中子被包裹在其周围的铀-238吸收,而铀-238与中子发生核反应产生易裂变核素钚-239,不会释放出新的中子,链式...
核燃料进入核反应堆前要经历铀矿开采、提取、精制、转化、浓缩、燃料元(组)件制造等过程的加工。
由于铀矿具有放射性,通过测量射线强度,可以计算铀矿储量和确定有无开采价值。铀矿的开采分为常规采矿和化学采矿,总的原则是安全、合理、经济、最大限度地将铀资源从地下回采出来。
铀的提取必须用化学试剂把...
中子是质量与氢原子相近的中性粒子,是构成原子核的重要组分。由中子组成的中子射线是中性的粒子流,不带电,穿透能力强。中子射线因不带电,故不具有直接的电离能力,但也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
通常将中子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类为热中子、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
α射线,又称α粒子流。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由于α粒子是带正电的重粒子,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但穿透能力差。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α粒子。但α射线的电离能力却是三种射线中最大的,穿过空气时可以使空气变为...
我们生活中核辐射来源主要是天然辐射源,包括宇宙辐射、陆地γ辐射、氡及其衰变子体、环境介质和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等,其中陆地γ辐射剂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贡献最大。
1983年--1990年期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在全国开展了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工作,在全国基本以25km×25km网格均匀布点,并在核企业、伴生矿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