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 > 核与辐射安全科普 > 科普图文
核电站事故的后果主要是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生活环境中,会产生带有放射性污染的气体与尘埃,可以随风飘散,并随降雨落到地面,产生次生核污染。进入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不能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使之减少或消除,只能使它们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放射性物质从环境中的消除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
目前核电站主要通过铀-235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的。核裂变生成许多裂变产物,并释放多个中子,中子除可继续诱发铀-235发生核裂变外,还可与铀-238和容器及介质发生核反应,生成超铀元素和活化产物,这些物质均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核电站发生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释放到环境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
核电站是通过反应堆中的核燃料裂变反应释放出核能产生巨额热量来发电的。在发电的同时伴随着核裂变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99%以上放射性物质被包容在反应堆内的核燃料组件内,极少量放射性物质以气载和液态的方式排入环境。
核电站气载流出物排入大气后,沿下风向输运,并随着大气的混合过程而弥散开来,通过...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放射性物质释放,废热排放以及化学物质的排放。其中废热的排放与普通火电站相似,化学物质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甚微,人们最关心的是放射性物质释放对环境的影响。
核电站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核燃料裂变和结构材料、腐蚀产物及堆内冷却水中杂质吸收中子均会产...
法国是世界上对核电依赖最强的国家,约76%的电力供应来自于核电,这也使得法国对核电技术、燃料循环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世界上最大的轻水堆燃料后处理厂就是位于法国诺曼底的阿格后处理厂。
阿格后处理厂于1966年开始运行,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包括UP2-800和UP3两个工厂,拥有着世界大型商用后处理厂最成...
无论对燃烧过的乏燃料使用哪一种战略,都还有剩下的高放射性废物需要处置,包括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及其固化体,或者准备直接处置的乏燃料及类似辐射水平的其他废物。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地质处置是把高放废物埋在足够深的地质体中,通过建造一个天然屏障和工程屏障的多重屏障体系,依靠其整体性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