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1): 知“核”先懂“核”

2025-02-12 来源:新疆核学会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能以其特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从“两弹一星”的爆炸、核武器的研制到核能的和平利用,核能早已“飞”入到寻常百姓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找到它的“身影”。核能的和平利用需要我们知“核”懂“核”、客观认识核辐射,不再谈“核”色变。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核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官方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γ射线、质子、中子以及X射线等,其中“粒子三兄弟”α、β、γ是电离辐射的主要形式

α射线:体外无妨,体内猖狂
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其能量可达5兆电子伏。但也是穿透力最差的电离辐射,在空气中只能传播几厘米,一张纸或人的表层皮肤就可将它轻松拦截。因此,体外的α射线一般奈何不了我们,但如果随饮食等方式带入体内,它就会像火炉一样“烘烤”周围的组织细胞,造成的有效剂量相当于等量β射线和X射线的20倍。
β射线:能穿皮肤,“铝”试不爽
β射线能量一般在几十万电子伏左右,明显小于α射线,其传播距离也稍长于α射线,可以穿透皮肤进入体内,但几毫米厚的铝板或几厘米厚的塑料板就能让它停止脚步。
γ射线:欺小怕大
γ射线的能量为几百千电子伏至10兆电子伏,其中钴-60和铯-137两种人造放射源的γ射线能量较为突出,常用于医疗、农业育种、航天、勘探等领域。其穿透力远在β射线之上,但它具有“欺小怕大”的特点,“惧怕”密度大的材质,厘米级以上的混凝土层和毫米级以上的金属铅就能完全阻挡。
新疆理化所高/低剂量率钴-60放射源
了解了什么是电离辐射(即核辐射),那遇到有害辐射应该怎么办?需要牢记三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我们要尽量减少与辐射源接触时间,并控制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降低辐射水平。此外,在辐射源和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层,以减弱射线强度。做到防护三要素,谈“核”不畏惧。
若突发核辐射事件时,个人应急防护可记以下口诀:
饮食务必要注意
口鼻千万保护好
通风进气要警惕
个人清洁别忘掉
参考文献:
1、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2、“核辐射”百度百科×混知·漫画知识点
3、认识身边的核辐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