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十八)

2023-09-27 来源: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81.如何培育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安全高于一切的核安全理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建立一套以安全和质量保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形成安全意识良好、工作作风严谨、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

【延伸阅读】核安全法对培育核安全文化的相关要求

核安全法规定,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82.我国主要的涉核社团组织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涉核社团组织有中国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等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中国核工业勘查设计协会、中国核仪器行业协会等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电力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等涵盖核能专业领域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83.涉核社团组织在核安全方面主要发挥哪些作用?

涉核社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同行评估、学术交流、技术咨询、行业培训、科学普及等业务,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科研引擎作用,推动先进核科学技术推广、重大课题研究、科技奖励及成果鉴定等工作。

84.公众电离辐射剂量限值是多少?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受到的最高平均年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毫希沃特),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mSv。

【相关知识】吸收剂量、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

生物学效应发生的频度或强弱取决于单位质量的敏感组织或器官所吸收的电离辐射的全部能量,这个量称为吸收剂量,以戈瑞(Gy)或毫戈瑞(mGy)表示,1Gy=1000mGy。1戈瑞等于1焦耳每千克(J/kg)。

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中的吸收剂量平均值与不同类型辐射的相对危害效应大小的辐射权重因数的乘积,称为当量剂量,以希沃特(Sv)或毫希沃特(mSv)表示,1Sv=1000mSv。1希沃特等于1焦耳每千克。

在人体局部受到照射后,评估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时,要考虑不同组织、不同器官的吸收剂量以及辐射类型等多种因素,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加权器官剂量之和称为有效剂量,其单位与当量剂量相同。

85.核电厂周围的居民安全吗?

核设施营运单位按要求在核电厂运行前进行辐射环境调查,掌握当地本底水平,运行后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对核电厂流出物和周围环境的监督性监测,监督核电厂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历史监测结果表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正常,流出物中的放射性年排放量远低于国家限值,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