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三)

2023-09-08 来源:国家核安全知识百问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11.为什么说核安全与政治安全息息相关?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对事故发生国都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加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怀疑与担忧,对美国核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均对本国政治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核安全问题处理是否及时适当,事关民心向背和政权安危,必须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给予足够重视。
12.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核工业保持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投资与消费,带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并创造就业岗位;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装备制造国产化、自主化水平,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安全贡献大。另一方面,保障核安全,能够避免发生严重核事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防止对经济安全造成冲击。
13.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社会安全与稳定呈现新特点。公众对涉核问题高度敏感,对核安全十分关注。涉核问题容易引发社会舆情,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确保核安全对提升公众信心、保障社会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14.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核电安全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污染物总量减排中的作用。2020年,我国核能发电3662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亿余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亿余万吨、二氧化硫约90万吨、氮氧化物约80万吨。另一方面,核电厂建立多道实体安全屏障和多层次的安全保护系统,预防核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缓解其后果,从而减少核事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5.如何理解核安全对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核能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天然气、原油的依存度。核电是稳定、可靠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配合,可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核裂变与核聚变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