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网络,对放射性污染实施监测管理”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大力开展了自动站的建设,对我国辐射环境水平、重点核设施进行在线监测,为我国的核与辐射安全事业构建了有效的预警监测网络。目前监测点位已基本覆盖地级以上城市、核电站周边县市、一类边境口岸及重点环境敏感地区。
自动站固定资产基本情况
2007年,财政部批准实施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将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及运行管理费用纳入国家财政经费预算。“十五”到“十三五”期间,通过申报8个中央投资的能力建设项目对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进行了建设,总投资额约4.5亿元,至“十三五”末,中央投资建设的自动站共498个,另外在长白山和密云建设了3个全自动站。实现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建设目标。
1. 2016年以前的自动站建设情况
我国自动站建设从2006年起步,在主要城市建设了36个自动站,权属于各省,这也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批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009年,我国建设了第二批100个自动站,包括了31个省(区、市)的首府以及青岛市的32个自动站和重要核设施周围、边境口岸等敏感地点的68个自动站,权属于各省(区、市)。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依托“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我国在东北边境及部分沿海地区建设了25个自动站,权属于生态环境部。2016年,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边境口岸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边境辐射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我国在内蒙古、西藏和云南建设了6个自动站,权属于生态环境部。截至2017年,我国共建设167个自动站,初步形成了我国国控自动监测网络。
2. 2016年后自动站建设情况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建成约500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自动站。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自动站建设列入“五年计划”中。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委托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在重点核设施周围、长江黄河流域部分地级市、边境口岸等地区建设了96个自动站,权属于生态环境部。2018年,原环境保护部委托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在重点核设施周围、长江黄河流域部分地级市,边境口岸,部分海岛等地区建设了131个自动站,权属于生态环境部。2019年,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负责申报和开展2019年自动站建设项目,建设了113个自动站,其中升级了9个老旧自动站,权属于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摘自《关于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处置的分析和建议》,作者:丁雪峰,王海鹏,全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