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原则、有坚持、有担当;他们敢于作为、善于作为、主动作为;他们勤奋务实、永远向上、追求完美。1月15日,在中核集团“纪念核工业创建65周年暨先进人物颁奖晚会”上,他们组成的团队——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处获得“奋进中核人”荣誉称号。
基层班组是他们的主阵地
基层班组是最小的安全管理单元,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赢得安全主战场胜利的关键,是安全质量处现任掌舵人魏俊明带领安全管理团队战斗的“主阵地”。
早上6:30,一个戴着红色安全帽的身影迎着晨晖走在南海堤道路上,魏俊明正要去参加建安承包商——浙江火电土建班组工具箱安全早班会。班组长是否有效告知当天作业主要风险点及应对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经验反馈?早班会流程是否规范、是否收到成效?这些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内容。早班会结束后,他又找到班组长,共同评估会议效果,探讨安全提升的方向和措施。增强早会互动性,使作业人员更乐于参与其中,逐步实现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技能的提升是他不懈地追求。
“我们班组涉及酸碱作业,能不能详细说一下作业过程的关键注意事项?”
“能不能进一步细化公司程序中规定的手套使用范围?”
“我们通过现场访谈,发现你们班组有个别人员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掌握得还不够透彻,建议班组长近期做一个专项培训。”
……
这些安全交流片段,生发于安全专工们对基层班组安全隐患的“零容忍”。
在生产一线,班组常常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安全相关问题和疑惑,安全专工对此给出专业的解答和解决方案。出现共性问题时,安全专工将其带回团队共同研讨并推动解决。安全专工也会结合日常的监督和观察指出班组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及时有效地沟通能将细微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三门核电现有81个基层班组(含33家作业承包商),工业安全科袁家德负责带领15名安全专工与之对点联系。安全专工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早班会,检查其作业场所,参与风险识别,参加安全交底,实施作业观察,访谈一线人员,组织经验交流,分享安全管理方法。长期系统的监督指导是科学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业现场是他们的主战场
“侯哥,我们这有一个高风险紧急工单,现在准备开工!”
“好的!工单编号多少?工前会在哪开?我马上过去!”
工业安全专工侯俊健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宿舍出发。作业危害分析审查、指导修改、见证点设置、审查通过,随后直奔现场参加工前会,逐一见证安全停工待检点,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待工作结束,已过凌晨2点。
这只是安全质量处工业安全专工的一个缩影。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准备开工高风险作业,一个电话,他们就会立即出发。无论是迎着初升的太阳,还是披着璀璨的星光;无论是家人团聚的周末,还是饥肠辘辘的饭点。当被问到“苦吗?累吗?”的时候,他们总是说:“只要作业安全顺利完成,我们就觉得收获满满!”
“安全隐患在作业现场,安全风险在作业环节,安全事故易高发于作业过程”,这是他们从外部安全事故事件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安全管理的重心始终在现场、在一线、在作业安全风险前端控制”,这是他们开展安全管理的首要秘诀。
所以,一线作业现场是他们安全管理的主战场。走在三门核电生产现场,你会发现,总有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安全专工活跃在各个厂房的作业活动区域。哪里有中高风险作业,哪里就有安全专工,这已是三门核电一道靓丽的风景。
“你们工前会地点声音嘈杂,需要换个地方重新开。”
“你们拆除脚手架作业下方隔离范围不够,先停一下,重新设置一下隔离。”
“先停一下,高处作业使用工具需要防坠绳,绑好再继续。”
……
每到一个作业点,他们总会驻足观察一阵。如果发现安全措施不到位,他们就会及时指出,耐心讲解存在的风险,详细告知具体安全规定,认真指导正确做法,同时帮助作业人员协调和处理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难题。当发现作业人员主动要安全、保安全时,他们又会及时“点赞”。他们使作业人员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安全监督与生产作业并不对立,安全专工始终是为了他们好。在安全专工们的努力下,作业人员从怕监督转变为主动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双方形成了良性互动。
全员参与是他们的主方向
有效的安全管理需要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使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实现全员自主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团队成员围绕“全员参与”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多点开花。
周仕杰策划建立了三级安全员网络,在基层班组组织配备了60余名兼职安全员。他每月组织考核评分,每季度实施评级表彰和专项激励,引导各级兼职安全员动起来,做好基层安全的“广播员”,使安全的“星星之火”在基层班组主阵地和作业现场主战场呈“燎原之势”,影响到公司每一名员工。
高君阳实施了面向公司全员的安全“点赞”卡制度,每当工业安全专工日常巡查发现一线作业人员坚持安全高标准、主动要安全保安全时,就会发放“点赞”卡给予认可。获得“点赞”的人个个笑逐颜开:他们的开心不仅来自身边人给予赞许时带来的认同感,更来自安全早班会上登台分享经验的自豪感;他们的笑容带动更多身边人逐渐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转变。
陈道晰、卓剑波等安全专工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别开生面,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加分题,每个题目都来源于现场,来源于典型隐患,来源于作业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有意思、接地气”是大家对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的一致评价。竞赛活动是一场全员普及安全知识的活动,可以对一线员工安全管理弱项进行查漏补缺。
除此之外,三门核电还有很多创新举措,如安全培训授课时将安全知识融于具体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策划开展全员安全寄语活动,组织实施“视觉轰炸式”安全宣传;组织项目经理讲安全课,处级领导上讲台、下班组等。为了激发员工更多地关注安全,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他们开展“头脑风暴”,想招、出招、变招。
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项目自国务院批准开工建设以来,创下连续186个月无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卓越安全业绩记录,刷新了中国企业安全生产纪录,先后获得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典型案例、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中核集团安全环保先进工作单位、中国核电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标杆”奖等荣誉。一项项荣誉是对三门核电安全质量工作最好的肯定,也鞭策着三门核电安全质量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支有着“硬肩膀”的安全管理团队将继续秉持“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的安全理念,勇担当、重落实,用心守护电厂安全,矢志不渝。(周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