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放射源安全专项行动要求,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对辐照装置企业开展了一次“研究式监督”,聚焦管理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筑牢辐射安全防线。
“备课”充分,精准发力。检查组事先做足“功课”,在深入学习研究法规标准、环评报告、许可证申请材料、企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材料基础上,精心组织研究编制详细的检查方案。研究式监督启动会上,宣贯检查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明确任务时间节点;后续按计划开展3次集体研究讨论,每次集体研究主题明确、任务清晰,研究工作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通过深入研究,检查组为辐照装置企业量身定制了《辐射安全设施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等6份现场检查实施文件,编写了应急“盲演”导控方案;梳理出问题清单,每个问题均明确了适用的法规标准具体条款,确定了拟查阅文件、现场检查项目及具体检查方法。
目标明确,压实责任。围绕“推动企业辐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这一中心任务,经过一个月的充足准备,检查组带着问题奔赴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将拟查阅文件和现场检查项目等检查任务一项项落实到人,结合安全设施联锁功能试验、查阅管理文件、核实工作记录等方法,梳理了企业辐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排查了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帮助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企业自身的辐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深刻认识并严格履行辐射安全法定职责,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应急“盲演”,检验真功。为检验企业真实应急能力,检查组启动无脚本的辐射应急“盲演”,根据防卡源排查专项行动要求编写导控方案,选取“卡源故障”作为演习场景。检查组内部明确分工,确定了每名成员跟踪的应急小组,明确了各小组应急响应合格评判标准,设定了导控点切入条件。随着检查组输入“钢丝绳松脱报警”应急启动条件,企业启动应急响应,检查组各成员分头监督协作,在关键节点及时切入导控,检验了卡源故障情形下企业辐射应急办、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等各部门真实的协同应急能力,有效评估了企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本次“研究式监督”是西南监督站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核安全监管机构要求、主动创新监督模式、提升监督效能的一次有益探索。监督检查工作整合全站资源,营造深入研究学习法规标准的浓厚氛围,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机制,显著提升了监督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各处室之间的协同配合。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展现出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力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提升”的转变。
下一步,西南监督站将根据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切实督促企业抓好整改落实,并总结此次“研究式监督”成果,把握工作规律,常态化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提升监管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不断加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促进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