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监管动态

辐安-2025”内蒙古自治区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专项演练成功举办

2025-09-25 来源:“辐社微学习”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提升自治区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实战能力,“辐安-2025”内蒙古自治区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专项演练在包头市圆满举行。
聚焦实景实战,全面检验应急能力
演练严格遵循“实战引领、实景构建”原则,模拟某废品回收站发现失控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事件。通过实源、实景、实兵的方式,真实检验了应急队伍在快速响应、监测排查和协同处置等方面的实战能力。
高科技赋能监测,人机协同精准处置
演练中,多类先进技术装备与人员操作高效协同,实现了精准监测与快速处置。运用就地γ谱仪、γ热点成像系统、抛投式γ探测器、气溶胶α/β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并结合伽马相机辐射热点成像技术、四足仿生机器人远程监测等高科技手段,精准确定了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位置和影响范围。同时,依托内蒙古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和在线会商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共享与远程会商,显著提升复杂条件下“人机协同”作战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在全面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展现了自治区在高科技装备应用与应急实战深度融合的先进水平。
流程高效规范, 科普教育双提升
整个演练过程响应迅速、操作规范、协同高效,全面检验和加强了监测响应、数据报送和协同处置等关键环节,充分展现了自治区辐射应急队伍过硬的业务素质与实战能力。现场还通过实时讲解关键环节,增强了演练的科普性和教育性,使观摩人员更直观地理解辐射应急处置全流程。
在评估总结会上,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等单位专家一致认为,本次演练设计精准、准备充分,组织严谨、参与广泛,情景恰当、贴近实际,监测工作逐级深入、环环相扣,操作规范、处置得当,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演练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聚焦风险防控重点,突出应急监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细化监测流程和技术细节,是一次“真源、真测、真练”的高水平实战演练,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示范性,为同类辐射事件的防范与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评估组建议进一步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持续推动全区辐射应急工作提质增效。
本次演练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承办,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共同参演,全区12个盟市生态环境部门共60余名代表现场观摩。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