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
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
由于核行业的高风险性,要充分有效的确保电站安全,就需要一个独立的和安全管理机构对电站从设计到建造、安装、调试、运行甚至退役的各个阶段进行独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该机构必须得到国家法律的支持并拥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这种做法已是国际核工业界的成功实践。然而,事故发生时,前苏联却根本没有一个这样的核安全管理机构,没有对反应堆的设计进行独立的技术评价和安全分析,对电站的运行进行独立的监督。这是导致该电站存在设计重大缺陷仍能投入运行并最终出现重大核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缺乏核安全文化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