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清明将至,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综合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党史知识,缅怀革命先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瞻仰位于北京植物园的高仁山烈士墓,为支部党员干部提供了一堂树立大历史观的“必修课”。
春日的西山脚下,万物复苏,枝头花团簇拥。翠柏环绕着白色花岗岩的高仁山烈士墓,远处梅花骨朵已经满枝,柳枝在春风的轻抚下抽出了嫩芽,小草即将抹去最后一点枯黄。大家驻足在烈士墓旁,鞠躬缅怀,聆听先烈的革命事迹讲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高仁山烈士1894年出生于江苏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留学日本和美国,回国后创办北大教育系,为北京艺文中学的创办人之一,1925年在北京大学参加革命。继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后,高仁山于1928年1月25日同样遇害,年仅34岁。高仁山烈士立志救国救民,他在历史夹缝中展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鲜活的精神丰碑。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是华北监督站各党支部开展的“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之一。通过利用北京市丰富的革命历史教育素材,诠释党史脉络,砥砺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为大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供了方法路径,进一步激发起党员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