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破难题 用担当护安全——记秦山核电自主检修的逆袭之路

2025-09-05 来源:中国核安全与环境文化促进会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 杨忠友
秦山核电站自1985年开工建设、1991年并网发电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大力弘扬“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秉承核工业“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核心价值观,确保生产运行、工程建设、国内外市场开发三大核心业务稳步开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强核强国,造福人类”为企业使命,奋力实现“成为世界核电行业的领跑者”的企业愿景,为持续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核电事业安全高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筚路蓝缕,其路漫漫
秦山核电三厂500kV气体绝缘开关(简称500kV GIS)及主发电机均由国外厂家制造,一直以来受国外厂家的技术掣肘,相关检修项目的核心技术及检修标准均由国外厂家掌控。由于缺乏自主检修能力,以往的检修工作均由国外厂家负责实施,存在检修费用高昂、检修工作没有自主决策权等问题,且受国际形势影响,相关项目能否正常开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解决500kV GIS及主发电机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卡脖子”问题,维修五处启动了500kV GIS及主发电机自主检修项目,由三厂厂长挂帅,成立专项组,旨在建立核心项目的自主检修能力,以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多年以来,针对500kV GIS及主发电机检修项目,国外厂家始终对秦山人保持着高度的技术封锁,在现场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秦山人明显有着技术受制于人的无奈感,深刻体会到检修“命门”掌控在他人之手的屈辱感。
检修工艺及标准:针对现场检修项目,国外厂家人员只提供简要的作业流程。对于核心检修项目,国外厂家人员则以公司机密为借口,拒绝提供检修工艺及检修标准。在现场检修过程中,国外厂家人员始终提防秦山人,每到关键检修工艺时,会刻意避开秦山人,暗自操作。此外,对于秦山人提出的技术问题,国外厂家人员的回答也是含糊其辞、避重就轻、不得要点。
技术图纸:现场检修所需的各项技术图纸和设计图纸,国外厂家人员始终以涉及知识产权为由拒不提供,并在检修过程中对秦山人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图纸从不离身,每天检修工作结束后都会在集装箱内清点图纸并上锁于保险箱内,等到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离场时,会立即使用碎纸机将所有图纸粉碎处理。
检修专用工具:检修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重要试验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包括静油机、GIS特性测试仪、定子铁损检测仪、转子中心孔泄漏测试仪等,国外厂家只提供设备租赁服务,一概不向秦山核电出售。仪器的操作也全由国外厂家独自完成,秦山人对于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试验原理存在很大的盲区。国外厂家人员自带的自制工装,如专用力矩扳手、过渡导体转换接头、分合闸手摇装置等,也是概不出售,甚至不让秦山人触碰。
由于国外厂家多年以来刻意的技术封锁,专项组成立之初,能够获得的技术支持及文件资料非常有限,自主检修能力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艰苦奋斗,玉汝于成
面对艰难险阻,专项组不忘初心,传承了核工业人与生俱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宝贵精神。多年来遭受的辛酸与屈辱,更是激发了秦山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斗志。
专项组成立之后,通过对历史检修报告及过程记录文件进行归纳整理,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外厂家对外公开的手册,梳理总结出了核心检修项目的基本作业流程及检修标准。在秦山核电三厂随后的数次大修期间,指派专人全程跟随国外厂家人员,边学边干边总结,多做多问多思考。大修结束后,留存了大量的文字记录及图片资料,有效弥补了技术图纸资料不足的问题。此外,通过不断地归纳与总结,充分优化了核心检修项目的作业流程,完善了核心检修项目的检修标准,先后发布了《GIB解体大修规程》《PV阀更换及液压油系统检修规程》《GIS出线套管更换规程》《主发电机解体大修规程》等作业指导文件,至此,自主检修能力建设工作已初具雏形。
核心项目自主检修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多项关键技术要点及检修技术难点,包括:GIS承压法兰密封面处理工艺要求、GIS套筒防尘工艺要求、GIS导体与梅花触头对接尺寸要求、GIS操作机构传动连杆调整及分合闸时间超标处理方案、主发电机老化鉴定及定子转子特性试验要求等。为此,专项组与国外厂家开展了多轮对话,但国外厂家仍以知识产权为依托,对于专项组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
为攻克技术难题,专项组充分发挥了中国智慧,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结合GIS和主发电机运行经验总结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采取逆向清障模式,剖析推演,总结归纳了多项技术要点。对于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多次赴国内GIS开关厂以及发电机制造厂进行技术调研,确认国内厂家的设计思路与检修工艺要求是否存在问题。通过有效的自主攻坚与积极探索,成功掌握了GIS与主发电机检修关键技术要点与难点:总结了GIS法兰密封面处理五大要素、导体与梅花触头接触良好三大保证措施、分合闸时间超标三大应对措施;开发了利用老练试验消除浮尘、利用修前大数据作为操作机构传动连杆调整技术支撑的检修策略;明确了主发电机特性试验中铁芯试验、分担电压试验、中心孔泄漏气密性试验、介质损耗试验、重复脉冲试验的具体操作工序及标准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证自主检修能力建设工作顺利实施,专项组对GIS及主发电机检修专用工具清单进行了梳理,通过国内供应商先后采购了静油机、GIS特性测试仪、主发电机定子铁损检测仪、主发电机转子中心孔泄漏测试仪、GIS专用力矩扳手等专用工具,自主研发了GIS分合闸手摇装置、GIB过渡导体拆装弯头等专用工装。
敢于亮剑,不辱使命
在秦山核电三厂111大修前夕的合同谈判阶段,国外厂家有恃无恐,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咄咄逼人,要求秦山核电三厂承担国外厂家服务人员因疫情隔离产生的所有误工费用。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反复演练,专项组果断亮剑,决定自主实施500kV GIS及主发电机检修工作。
在秦山核电三厂111大修的准备阶段,专项组充分研究了静油机、GIS特性测试仪、定子铁损检测仪、转子中心孔泄漏测试仪等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模拟现场可能会遇到的各类复杂工况并反复演练,力保首次自主使用专用仪器不出现任何偏差。
在秦山核电三厂111大修正式实施阶段,专项组始终秉持对安全“零事故”、对质量“零缺陷”、对进度“零偏差”、对技术“零差错”的态度,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要求,促进标准化作业有效落实,确保维修规程执行到位。GIB波纹管拆装、GIS出线套管拆装、PV阀更换、定子铁损检测、转子中心孔密封检测等核心项目均以高质量、严标准一次完成,设备的各项修后试验均一次合格。
一直以来,专项组工作得到了秦山核电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场工作实施期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亲临现场,听取了专项组总体情况汇报,高度肯定了专项组敢于亮剑的精神。“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专项组在秦山核电三厂111大修中不辱使命,安全、高效、圆满完成了500kV GIS及主发电机的自主检修工作。
党建引领,助力攀登
面对国外厂家的各种刁难,专项组深刻领悟到国家要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性。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总结、深入探索,并有效落实到自主检修能力建设全过程中。
道路自信:坚持500kV GIS及主发电机自主检修能力建设,是摆脱国外厂家技术掣肘的必由之路。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筚路蓝缕方可启山林,专项组自主检修能力建设的决心不曾动摇,也将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理论自信:国家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国内GIS及主发电机产品已日趋成熟,国家标准也日趋完善,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一定能够掌握厂内GIS及主发电机核心检修项目的内涵与精髓。
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500kV GIS及主发电机核心能力建设过程中,专项组充分利用了公司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享受了公司“最多跑一次、最多退一次”的政策优势,高效完成专项培训、专项技术交流、专用工具采购等重要工作,有效推动了自主检修能力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文化自信:专项组始终秉承处室“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文化精神,通过潜心研究检修技术、反复磨砺维修工艺,有信心也有能力一次做好500kV GIS及主发电机的各项检修任务。
此次500kV GIS及主发电机专项自主检修成功,不仅响应了中国核电降本增效的号召,更是一举打破了国外厂家对秦山三厂GIS及主发电机长期的技术封锁,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彰显了新时代核工业人自力更生、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敢于亮剑的气魄。通过抓落实谋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力求新实效,为“十四五”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
秦山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成功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卡脖子”难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稳定供应筑牢了坚实根基。此次难题的攻克,不仅大幅提升了核电站的运行效率与安全稳定性,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显著增强了我国在核电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杨忠友,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