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厚美
广元地处四川北部,位于川陕甘三省接合部,境内有多家国家重点涉核单位,有核技术利用单位255家、射线装置545台,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市”。为筑牢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防线,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立足岗位实际,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监测业务水平,破解编制最少、人员最少、任务最重三大难题,肩负起全市的核与辐射监测职责,在历年全省辐射环境国控、省控任务及自动站运维任务考评中均获“双优”。2017年对九寨沟地震后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和国控点地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就地快速分析,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2022年1月和9月开展两次平溪河应急加密监测工作,受到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表扬,真正诠释了“袖珍站”也有“大作为”。
人人既当全能选手,又当单项冠军
“人少事多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全站人员培育成全能选手,更要塑造‘单项冠军’。”站长蒋勇说。
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始建于2008年,核定事业编制7名,目前在岗8人,是全省编制数最少、人员最少的市州站。而在该市境内建有54个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点、15个省控点以及40个市控点,监测点位数量居全省首位,按照“日监视、周维护、月巡检”要求,监测任务繁重。
为高效完成各项任务,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精准聚焦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坚持对“新人”“新任务”“新项目”采取系统化、订单化培养方式,以以老带新、以上带下、跟班学习、外派锻炼等形式进行蹲苗提能,全力打造多岗位、多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实现全员持证、一人多证多岗、一专多能。全站人员持有铀、镭-226、γ放射性核素等监测资格证共计285项/次,是全省持证数量最多的市州站。
“刚到站上工作时,我对监测业务一窍不通,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积极学习辐射环境监测专业知识,成功考取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发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办公室负责人刘瑜说。
“我是一名持有‘监测人员上岗证’的驾驶员。”唐鹏骄傲地说。唐鹏是广元市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站的1名临聘驾驶员,起初,他非常不理解驾驶人员还要参与监测任务这件事,对于采样、监测、绘图、计算剂量等专业知识更是一窍不通,在同事的帮带下,他考取了“监测人员上岗证”,成为监测一线的一员。
徐俊作为广元第一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熟练掌握水、气、声和辐射监测的采样规范和现场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在GC-MS、HPLC、GC和低本底计数器等实验室分析方面也是能手。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先进个人,获广元市环境保护局2010年度、2013年度先进个人。除业务工作外还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完成了《嘉陵江广元段水环境现状评价与保护措施》《浅谈生活中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的问题》《广元市降水化学组成及酸雨污染趋势分析》《广元市降水化学组成和来源分析》等学术论文。
蒋勇同志身为站长,既要管理站里行政事务,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同时扮演着监测人员的角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技术兵”,这在市(州)监测站长中是少见的。每次监测水质断面采样时,他两手各拎50斤水样从河滩到监测车上,同事们都戏称他是“监测主劳力”。
为把各项业务工作做精做细,广元市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站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奋勇当先、实干担当,全力以赴扛起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筑牢了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防线。
勠力同心,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广元辐射监测点位多、任务重、采样量大,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经常全员上阵,不畏伤病、攻坚克难,战寒冬、斗酷暑,圆满完成监测任务。”站长蒋勇说。
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承担的监测任务也在不断拓展。2014年通过首次计量认证,2017年在市(州)站中率先开展了特征核素锶-90、铯-137分析项目,2023年资质复审又扩充了总铀、水中镭-266和γ核素分析项目,认证项目由3大类17项扩展到3大类30项,例行监测点位从2014年的20个增加到2024年的108个,十年间监测任务翻了两番。
“加班加点,是我们的工作常态。2021年6月24日,我们站临时接到旺苍石洞沟放射源测井监测任务,晚上天黑路陡,车子又无法进入,我们只好背着几十斤的铅衣,提着笨重的仪器,步行到目的地,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完成了监督性监测。任务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衣服已经湿透,腿上、脸上全是蚊虫叮的大包。”赖红珍笑言道。
2014年,业务骨干徐俊做了开颅手术,医生建议术后至少休养3个月,但他深知单位事多人少,出院后立即返岗上班,继续承担站上的业务技术和监测工作,高效推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一次白龙江边采完土壤样返回岸边的时候,因台阶湿滑又陡窄,王淼不慎摔了一跤,小腿血流如注,让人触目惊心。但她只做了简单的止血包扎,硬是坚持完成了采样项目,这才到卫生院进行治疗。问她为什么这样拼,她笑笑说工作第一,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小伤耽误了采样工作。”何武讲道。
王淼是一位已经53岁的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患有基础疾病的80岁高龄的父母经常进出医院,但她并没有因此耽误工作,凡是急难险重的任务都有她的身影。2024年7月,王淼正在备战全省监测比武竞赛,不巧的是,她父亲心脏问题复发,需要做二次支架手术。手术当天,她早早去医院安排好一切,又急匆匆赶回实验室。等到实验忙完,才给母亲打去电话,得知父亲手术很成功,她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大量的工作,每一个辐射监测人不抱怨、不退缩,第一时间将采集到的样品安全、完整地送到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实验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监测任务,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2023年完成采样监测220余个:其中水质断面采水量累计达3.5吨,气溶胶采样量累计标况体积达45万立方米。
凝心聚力守安全,勇于担当促发展
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始终秉持“监测服务管理”的理念,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为重大项目保驾护航。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日产能突破70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减排9.1万吨标煤。接到苍溪县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净化厂开展放射源室外探伤作业申请后,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迅速组织力量两次到建设地开展放射源临时存放库及探伤作业现场监测和防护技术指导、室外探伤作业,有效维护了公众及从业人员安全,确保了项目顺利建设。
四川省川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广陕段七盘关收费站绿色通道检测系统,需要使用Ⅳ类放射源。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从前期立项、咨询、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环保手续以及购买设备、安装调试到环保“三同时”验收加强指导帮扶,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四川首条投运高速绿色通道检测系统。
2020年12月,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接到剑阁区块礁滩气藏试采地面工程净化厂项目野外伽马射线探伤作业任务后,立即奔赴现场开展了监督性监测和指导,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加快了该项目的安全建设。该工程的建设对加快剑阁区块礁滩气藏勘探开发步伐,带动苍溪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5月18日,按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对生态环境部审批的重点项目组织开展了现场踏勘检查。监测人员顶风冒雨,翻山越岭,对点位的实际位置、外环境关系及环境敏感区情况进行了现场核实并及时形成报告,在保障国家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守护好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2022年3月30日,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应巴中市巴州生态环境局请求,派出监测人员对巴州区曾口镇金凤村500KV昭中一、二线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开展现场监测,协助巴中市巴州生态环境局消除了群众对电磁辐射的担忧,实现了区域协作,妥善化解了“邻避”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越是恶劣天气,我们越要坚守岗位,有时连续几天监测采样,不能松懈,抢抓第一手监测资料是我们的职责。”徐俊说。
每年“七上八下”期,也是辐射环境监测最为忙碌的时候,监测人员要在风雨里开展环境安全监测、预测和灾情调查,及时、准确地发出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市局领导做决策提供了科学数据。2024年7月以来,广元连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大小河流水位持续上涨,辐射站及时开展了加密监测,确保了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元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秉承“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核安全精神,努力履行职责,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为推动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厚美,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