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大连
春风微拂,桃花绽放
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四月的红沿河
因为一场双向奔赴的科普
愈加彰显其开放与热情
4月9日上午,“核铸未来”——大连市中小学核电科普推广大使暨科学副校长、科技辅导员聘任仪式在红沿河核电站举行。大连市科协、各市区科协领导,大连市中小学共计近150名校方代表、科技教师齐聚红沿河,共同开启校企联手、开展核能科学普及新篇章。
本次活动是红沿河公司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首次大范围、大规模实施“核电科普进校园”工作机制的有益实践。活动伊始,红沿河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经理李丽娟致欢迎词,向长期以来支持核电科普事业的大连市科协领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她表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3060双碳”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核电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科普教育,正是架起核电与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她希望通过校企双向科普聘任,让核电的“硬科技”走进课堂,转化为青少年可理解、可触摸的“软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科技报国的志向。
大连市科协代表张颖感谢红沿河公司对于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她指出,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引路人”,是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的“火种”。本次活动依托红沿河基地核能科技资源,让学生、公众近距离感受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战略意义,理解“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创新新路径,是将前沿科技融入教学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她希望全市科技教师以本次研修为契机,持续更新知识体系,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我市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用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教育方式,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的热情。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与辽宁省科协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首批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场所科学副校长和科技辅导员意向名单的通知》(辽教通〔2025〕29号),红沿河公司为首批教育实践场所,大连市34所中小学发出意向邀约。活动上,34所学校校方代表向红沿河公司科普志愿者颁发聘书,聘任5名员工为学校“科学副校长”、13名员工为学校“科技辅导员”。随后,李丽娟代表红沿河公司向大连市30名科技教师颁发了“核电科普推广大使”聘书。未来,核电科普推广大使、科学副校长及科技辅导员将以其专业的知识,带领青少年领略核电奥秘,感受科技的力量。聘任仪式后,红沿河公司党群工作部公宣主任陈剑霜向教师进行《核能与核电》主题科普培训;随后,来宾一行前往科普展厅、模拟机、文澜阁实地参观研修。
多年来,红沿河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公众信任的国际一流核电站,坚持“诚信、透明、开放、坦诚”的工作理念,与大连市科协及各区科协、瓦房店市教育局等单位密切合作,打造覆盖各年龄段、多职业群体的核电科普工作网络。红沿河核电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能源科普基地、电力科普基地等;作为大连市委党校、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10所党校、高校的研学基地,每年接待学员逾千人。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红沿河公司还与瓦房店市教育局联合编撰了全国首门核电科普课,并纳入瓦房店31所中学初一年级的校本课程,以“课堂教学+基地研学”的模式,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涟漪效应,让核电成为社会公众信任的清洁可靠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