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核安全战线的追梦人——记华东监督站监督员王家彦

2022-03-22 来源: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王家彦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的一名核安全现场监督员,先后在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秦山核电厂、方家山核电厂、秦山第二核电厂、山东海阳核电厂等多个核电厂驻厂监督,现任华东监督站秦山监督组组长。进入华东监督站十余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核安全监督一线,始终秉持“严慎细实”工作理念,践行“团结、自律、规范、职业”核心价值观,用责任和担当筑立起一道坚固的核安全防线,用青春和奉献树立起核与辐射安全忠诚卫士的榜样丰碑。

深耕核设施现场,绽放核安全铁军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王家彦就是核安全战线上的生态环保铁军杰出代表。从 “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厂到我国首批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海阳核电厂,从压水堆核电厂到重水堆核电厂,从30万千瓦核电机组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他经历了4台核电机组的土建和安装监督、6台核电机组的调试监督、11台核电机组的运行监督,是名符其实的核安全监督“老兵”。目前王家彦负责全国最大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的现场核安全监督工作,该基地有9个运行机组、4种机组类型、分5个生产单元,平均每年有7个机组大修。由于核电厂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很多现场监督工作会受机组状态的影响,常常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加班核查文件、通宵监督试验过程、节假日释放控制点等,已成为“家常便饭”。这一路走来,王家彦始终深耕核设施现场监督一线,无怨无悔,以一名“老兵”风采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核安全“铁军”,2020年王家彦因连续多次年度考核优秀荣立三等功。

坚持“严慎细实”,守牢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核安全无小事,保障好核安全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天大的事。”王家彦说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刻在自己脑海中并付诸于行动。2019年5月,他在工作交流中无意间听到某核电厂保护区的车辆辐射监测仪曾发生报警,针对该信息王家彦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立即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反复确认,最终发现了该核电厂在放射性废物管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督促整改落实,杜绝了放射性污染扩散的潜在风险。2021年4月,王家彦在例行巡视时发现某核电厂控制区的人员通道辐射监测仪发生报警,但工作人员未做确认就进行了报警消除和人员放行,他发现问题苗头后立即开展调查,发现背后存在多次违规行为,给核与辐射安全管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对此他严厉要求营运单位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和问题整改落实,切实保护了人员和环境安全。随着国内外核安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王家彦作为监督组长充分考虑核电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现场监督经验,依托营运单位的技术手段,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核安全监管手段,例如建立起内外监督齐头并进的“核安全监督一体化”模式,运用科技手段开发临界控制点“数字化”核查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和有效性,为推进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贡献了力量。王家彦就是这样,始终坚持“严慎细实”工作作风,以责任和担当筑立起一道坚固的核安全防线。

舍“小家”为“大家”,伟大来自于对平凡的坚守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护好核安全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督员的光荣使命,王家彦带领的监督员团队就是国家核安全战线的“前沿部队”。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王家彦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自驾驱车八百多公里,赶赴核电现场连续战斗63天,出色完成了核安全监督保障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双”任务。而这只是众多监督员工作经历中的一个小插曲,因为他们需要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参加运行核电厂的应急值守,是节假日期间“逆行”的核与辐射安全忠诚卫士,与家人聚少离多成为了“常态”。王家彦曾初步统计过,平均每年出差230天以上,作为家中的独子和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些年来他对父母、妻儿的照顾和陪伴很少,这也成为了他心中难以言表的愧疚。但为了国家的核安全,为了守住一方的平安,众多像他这样的监督员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始终默默的守护在核安全的“第一线”,用青春和奉献树立起一座座核与辐射安全忠诚卫士的榜样丰碑。“我们很平凡,因为我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监督员,我们也很特别,因为我们肩负着国家安全的重任。”王家彦说,“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要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