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能动技术类型

2024-06-30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3卷8期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非能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从人类尝试利用核能之初即被应用。在美国西屋公司把非能动作为设计理念贯彻于AP1000核电厂之前,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离散特性。即:一项非能动技术的应用通常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替代某一具体设备,各非能动系统大多独立用于不同场合,涉及的物理原理各不相同。目前,非能动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先进核电站的各个系统,成为保证核电安全性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对非能动技术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对非能动技术进行了界定。例如,自然循环技术的应用,在正常的运行工况下,自然循环的实现,需要功率产生热量。如果将其看做外部输入,则严格按照非能动技术的定义来说,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但如果看做自身内部特性,且是无泵产生的循环,则是核电界通常认为的非能动过程。当然如果按照广义非能动的概念,这肯定是一个非能动的过程。在非正常运行的工况下,自然循环的热量来自于内部衰变余热,这就是一个非能动的过程。重力作用类、惯性作用类、氢气复合(点火)器类均是在事故工况下应用的。温差传递类、材料效应类、体积变化类、虹吸效应类、密度锁类、负反馈类、压力作用类、逆止阀类等在事故工况还是正常工况下均可应用。表1 所示的即是在核电领域中应用的非能动技术。
摘自《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作者:周涛等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