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行业资讯

2025年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工作会暨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大会召开

2025-04-22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计量是科技创新的“眼睛”,是产业升级的“标尺”。为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4月16日至18日,2025年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工作会暨核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大会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召开,大会主题为“计量赋能,核创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柴之芳出席大会。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高克立、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数字化部质量标准处处长赵耀、葫芦岛市委书记杨军生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核学会、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中核集团,辽宁省及葫芦岛市、营口市相关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以及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大会。原子能院总工程师李鹏辉主持开幕式。
大会汇报了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进展,发布了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公共服务云平台,以及四大核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并对葫芦岛市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
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于2022年12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依托原子能院筹建,旨在培育原子能产业所需的高端计量测试技术人才,构建覆盖全产业链、贯穿全溯源链、具备前瞻性与高质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服务体系,为我国原子能产业迈向全球领先奠定坚实基础。为扎实推进我国数字化战略,推动原子能产业计量资源高效共享,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核集团指导下,计量测试中心成功建成计量公共服务云平台。该平台以“互联网+计量”为核心,集成全国资源,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立足于计量测试中心及委托服务单位需求,创新构建“一平台、一商城、一门户”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目前已汇聚计量测试业务核心计量资源,覆盖检定、校准、检测三大类,预计于2025年8月正式上线。
大会还发布了由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四项核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分别为核辐射热点智能搜寻定位与快速核素识别系统、中子源热点巡检机器人、18MeV强流回旋加速器、16MeV医用回旋加速器,涵盖核安全智能装备、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从基础科研装置到产业核心引擎,彰显了核科学技术服务国计民生的创新实力。
大会报告环节,柴之芳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原子能院、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围绕核技术产业与新质生产力、高能同步辐射光光源及其建设、核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加速器综合设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现状和未来等主题,分享了核技术应用和计量领域的成果和进展。
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核学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杨红义当选为分会第二届理事长。大会还设立了中子计量与测试技术、辐射剂量计量与测试技术、放射性活度计量与测试技术三个分会场,25位相关专家围绕电离辐射计量领域作学术报告,介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新思路与新方法。会议现场还举办了核技术应用成果展览。
本次大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核集团、中国核学会联合指导,原子能院、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中国核学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同位素分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联合主办。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同位素专委会、放射性药物分会、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专业计量站、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核核工业计量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相关计量站联合承办。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