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广核2025年度媒体通报会上了解到,2024年,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广西防城港建成投产,6台核电机组一次获得国家核准,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截至目前,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已突破一亿千瓦,全年实现上网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
“华龙一号”在建数量达14台
通报会上,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李历表示,2024年中广核电站运营业绩创历史最佳,28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86%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境内新能源风电发电小时数高于行业平均5%以上,设备可利用率保持高端稳定。
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入商运以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30年,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社会用电量的1/4,为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清洁电力。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六一表示,2024年大亚湾核电站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大型核电机组的30年大修及改造,实施了近200项技术改进。
其中,核电“神经中枢”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改造,是在全球同类核电机型当中的首次尝试。“本次改造采用了中广核数科自主研发的DCS平台SH_N,助力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实现从传统模拟控制向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转型。”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永滨表示,改造完成后该系统始终保持“零缺陷”安全稳定运行,核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本质安全得到显著提升,成功打造DCS国产化改造样本。
2024年8月19日,浙江三澳核电3/4号机组、广东陆丰核电1/2号机组、山东招远核电1/2号机组同批次获国家核准,山东招远成为中广核第10个核电基地。至此,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达16台,其中14台采用“华龙一号”,已形成多基地、多机组同时在建格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透露,中广核工程还负责华能山东石岛湾扩建工程一期2台机组的设计总包和设备成套,同时推进核电机组建设数量达18台。
值得关注的是,核电版“造楼机”等先进建造技术,正在各核电建设现场推广使用,助力“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先进建造技术新增应用累计达30项,我们也首次实现数字电站交付。”宁小平介绍,随着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投产发电,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中广核工程同步移交一台全面集成项目设计、设备制造、建安、调试等全周期数据信息的数字孪生电站,并在行业内首次建立与现场实体一致的三维竣工模型,为后续机组运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智化支撑。
为1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3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
“2024年,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近900亿千瓦时,全年绿电交易电量超过120亿千瓦时。”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胜利向记者介绍,中广核积极布局“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提炼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打造差异化优势,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153万千瓦,一批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广东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投运,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山东莱州6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在河北武安、云南董干、宁夏宁东等地成功打造了一批“矿山修复”“茶光互补”“氢氨醇”融合发展项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方立奎介绍,中广核境外新能源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实现了老挝、南非、泰国等新国别的战略突破,逐步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的同时,中广核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能力,将国内先进技术和产能优势带到海外。截至目前,中广核境外清洁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超过1400万千瓦,累计为1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3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成功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带入马来西亚、老挝、南非、巴西等国家,累计带动近1.6吉瓦的光伏和风机设备“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