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这将使该大科学装置能够着手解...
8月11日至15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四大涉核央企首次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小荷之声”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体验营夏令营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来自全国13个营地的88名优秀青少年代表齐聚天府之国,共同开启了一场融合爱国教育、科技人文的...
截至2025年8月18日
田湾核电核能制氢项目取得新成就
累计制氢量突破30000立方米
田湾核电核能制氢项目采用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该技术以质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在传递质子的同时隔绝氢气和氧气,膜两侧的阴极和阳极涂敷催化剂,使水电解高效产生氢气和氧气,电解制氢效率高达90%,综合能耗仅4.5kWh/Nm³,核能...
2025年7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核学会指导,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放射性废物管理及核化工工程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大连成功举办并圆满闭幕。本次学术交流会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头部企业等50余家单位近300位权威专业与行业精英,围绕放射性废物管理与...
“核能的未来在少年、在青年,‘魅力之光’是核能公众沟通的典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平台,激励青少年投身核能事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下一代科技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聚变研究专家彭先觉在第十三届“魅力之光”核科普夏令营及国际公众沟通活动中如此说道。
8月8日,中国核电联合相关方共...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谷业凯)8月10日,“华龙一号”建设取得新进展: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浇筑核岛反应堆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该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
金七门核电项目位于浙江宁波象山县,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