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促进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学习交流,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在“核平卫士”公众号上开设“核平卫士大讲堂”栏目,定期邀请辐射环境监测专家学者授课。近日,“核平卫士大讲堂”首期直播课程成功举办。本次直播特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赵顺平作为主讲嘉宾,就辐射环境监测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
本期课程以“辐射环境监测基本原则与若干问题”为主题,系统阐述了监测的基本概念、技术体系与实施要求,详细介绍了辐射环境监测涵盖环境辐射水平测量与放射性核素分析,必须严格遵循“谁监测、监测什么、在哪监测、何时监测、如何监测”五项基本原则,并依法依规开展监测活动。课程分析了核设施气态与液态流出物中的关键核素及其监测策略,强调应依据排放特性、环境介质与公众暴露途径科学选定监测对象。专家还系统介绍了我国现已建成的辐射环境监测“三张网”体系,包括1835个国家控制点、46个重点核设施监督性监测点以及应急监测网络,依托自动站、γ能谱、质谱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辐射环境全覆盖、全天候监控。最后,课程展望了质谱分析、污染溯源(核素指纹)、机器人前处理、无人机监测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发展方向,指出智能化与标准化是未来监测技术演进的重要趋势。课程就外照射剂量评估、监测项目筛选和频次设定等常见问题,结合国际规范与本土实践提出了解决方案,突出数据质量的核心地位和辐射监测对公众防护及社会关切问题的服务功能。
本次直播通过多个微信视频号、公众号同步推广,成效显著。下一步,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将持续优化“核平卫士大讲堂”长效机制,紧密围绕行业与公众共同关注的辐射监测热点与难点问题,以丰富的形式和专业的内容,深化技术交流和科普宣传,为各单位辐射监测人员和公众提供坚实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