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监管动态

铸牢塞上“辐盾” 宁夏“三闭环”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2025-07-22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以下简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教育培训与宣传引导,通过三个闭环实现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可控,辐射环境质量安全稳定,辐射监管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的实际成效。
实现全链条监管闭环,筑牢核与辐射安全屏障
对全区83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的1410枚放射源、1736台射线装置实施精准监管,确保全程安全无事故。一是创新执法方式,采取“双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突击夜查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监管,形成事前审查、开工必查、事后复查的闭环管理模式,对无证操作和挂靠、“借源”等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二是升级监管技术,实施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管系统扩容和升级改造,对高风险放射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监控,实现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入库管理、出库转移、现场作业的闭环监督模式。三是包容审慎执法,坚决避免“一刀切”“一罚了之”等情况,针对夜查和抽查发现的问题,研判分析其违规情形,采取约谈、座谈等方式劝导企业依法规范开展探伤作业,形成严管和帮扶相结合的柔性管理模式,既查风险隐患也帮解决问题。四是规范废旧源处置,紧盯废旧放射源收、运、贮、管四大环节,依托宁夏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实现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
实现培训与实操闭环,提升人员队伍专业素养
为进一步强化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宁夏已连续多年举办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培训班。7月16日至18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办2025年辐射安全监管培训班,在培训课程设计上进一步优化升级,充分采纳基层部门和企业意见建议,创新采用上午理论教学、下午现场实践、晚上动手操演的新模式,融合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仪器实操、交流研讨等多个单元,形成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操作演练的闭合培训模式。培训班特别邀请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等单位的多名权威专家,围绕核技术利用监管、化工企业辐射事故应急、电磁辐射安全监管等重点内容进行教学。组织授课专家和学员前往辐射探伤、辐照加工等核技术利用企业,全流程现场观摩。安排辐射监测设备现场实操和仪器比对训练,让学员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增加实战经验。利用分组交流研讨,学员教员互相探讨问题,结合工作分享经验,为全区监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实现备战与响应闭环,持续巩固安全监管成效。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核与辐射安全应急工作。一是夯实基层能力,实施辐射安全监管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项目,投入300余万元为市县配备便携式监测仪器90套(台),有效提升基层监测与应急保障水平。二是强化科技赋能监管,计划进一步升级在线监控系统,拓展监测覆盖范围,推动监管数据与应急指挥平台联动,提升风险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三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通过应急演练和专题培训,加强各地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监管、善应急”的骨干队伍。四是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常规科普活动和打造辐射安全科普阵地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互动体验,普及核与辐射安全知识,引导公众科学认识辐射风险,消除恐核心理。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16